为精准打击资源环境类犯罪,提升司法办案质效,近日,徽县人民检察院与白龙江林区法院召开环境资源案件协同办理座谈会。白龙江林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国建,徽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东及两院业务骨干齐聚一堂,围绕环资案件办理中的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上,双方结合非法采矿、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非法储存爆炸物品等典型案例,针对环资案件办理中普遍存在的取证规范性不足、证据证明标准不统一、公益诉讼衔接不畅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环资类案件检察官与法官分别从诉前审查、庭审举证、法律适用等不同视角分享经验,围绕 "如何让证据链更完整" 等实操问题进行了深度碰撞。
此次座谈会双方就全流程规范证据标准、强化公益诉讼协同等多个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对非法采矿罪、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等案件,从现场勘查笔录制作、物证提取程序、鉴定意见审查等 12 个环节明确操作规范,确保每个证据都能 "经得起质证";建立 "刑事打击 + 生态修复" 衔接机制,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同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修复方案制定等工作形成了一致意见。
"这次交流不是终点,而是法检协作的新起点!" 李东在发言中表示,通过此次座谈会,不仅解决了办案中的具体问题,更构建了 "信息互通、标准统一、协作紧密" 的环资案件办理新模式。
此次座谈会是徽县检察院深化 "专业化监督 + 恢复性司法 + 社会化治理" 生态检察官制度模式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将以 "证据严审" 为突破口,持续加强协作配合,用 "最严格的司法" 守护陇南的青山绿水,让每一起环资案件都成为生态保护的 "普法课堂",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司法力量!